找到相关内容322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惟贤法师:实修问答集

    窥基之提议以护法论师之观点为依糅译十家之义,集成《成唯识论》,是我国唯识宗的标志与思想核心。为解释《成唯识论》,窥基作《成唯识论述》,一传弟子慧沼著《成唯识论了义灯》,二传弟子智周著《成唯识论演秘》...解,把每个名相的意思弄清楚,比如说什么叫心王、什么叫心所等。背了名相,理解了意思以后,再来贯穿整个意义,抓住纲要。而且在学的时候,做到眼睛看书、耳朵听讲、心里三结合,这是一个学习方法。我们在读书的...

    惟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11268944.html
  • 试析印顺导师对咒语的态度

    刊行协会(1936,p.4516)。   [17] 详:黄心川《印度哲学史》,p.403。   [18] 可以参考:《成唯识论》卷一、《成唯识论述》卷一末、《因明大疏》卷六、《大日经疏》卷十二、《...功效的看法  导师认为:“在(原始)佛法以为咒术是无益的;也不许僧众利用咒术来获取生活(邪命)。但咒术的效力,在一般是被公认的。……”[40] 在《般若经讲》p.202,导师对“咒语”功效的看法: ...

    林光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90069049.html
  • 作为批判哲学的法相唯识学论

    问题的思想批判力度,也因此而艰难地形成。以下分别就法相唯识学的三性说、转依说、性本寂论及佛性说,论述法相唯识学所可能涵蕴的批判哲学内容。  (一)信仰问题的知识检讨——三性说  玄奘西行求法的目的,主要是为了佛性问题的解决,对于《地论》、《摄论》的不同说法而深感困惑。他所译传的印度大乘佛教瑜伽学说,至其高足窥基撰《成唯识论述》和《大乘法苑义林章》时,已形成中国的法相唯识学。其基本思想内容如八识、...

    李向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10069633.html
  • 熊十力《新唯识论》与佛教义理融摄的问题探讨

    成唯识论述》,大正藏四十三册。  16、深浦正文着,《唯识学研究》上卷(教史论),日本:永田文昌堂出版,昭和 57年。  17、张曼涛主编,《唯识学的发展与传承》,现代佛教学术丛刊,第24册,台北:...的相关著作,以及国内外学术期刊,所刊载的相关论述。  本论文研究的重点主要分二部分:1、 从文本的比对到义理的诠释。2、 从义理的辨明到问题的厘清。  本论文研究成果:1、 从“文本的比对”分析《新...

    裴春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3871139.html
  • 简论梁漱溟对唯识宗的理解和改造

    因明正理门论》(Nyayadvarataka-sastra)、商羯罗主(Sankarasvamin)的《因明入正理论》(Nyayapravesa-sastra)、玄奘的《成唯识论》、窥基的《成唯识论述》等。[3]在北京大学,梁漱溟专门开了印度佛教的课程,而写了两个教材:《印度哲学概论》(1919年)和《唯识述义》(1920年)。从这两个著作中,我们很容易看出,他纠正了自己对唯识宗的看法。那时,...

    梅谦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61973473.html
  • 阿赖耶识与真如及唯识古学今学辨析

    真谛译,世亲著《摄大乘论释》,《大正藏》,第31卷,第266页上。  [35]《大正藏》第33卷,第942页下。  [36]《续藏经》第34卷,第720页至第721页。  [37]《成唯识论述》卷三...南北之殊也”[3]   湛然也指出:“陈梁已前,弘《地论》师,二处不同。相州北道计阿黎耶以为依持,相州南道计于真如以为依持。此二论师俱禀天亲,而所计各异,同于水火。”[4]  《法华文句》卷七中说:...

    袁经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473511.html
  • 窥基与唯识宗的创立

    。  《瑜伽论劫章颂》一卷,现存。  《二十唯识论述》二卷,现存。  《成唯识论述》二十卷,现存。  《成唯识论掌中枢要》四卷,现存。  《成唯识论料简》(亦名《唯识开发》)二卷,现存。  《...唯识二十论述》称:“我师不以庸愚,命旌厥趣,随翻受旨,编为《述记》。每至盘根错节之义,叙宗回复之文,旨义拾释,以备提训,更俟他辰。”因此,窥基之作大多亲受于玄奘,玄奘的意旨多保存于他的著作中,后来...

    杨维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3073524.html
  • 廖明活:初唐时期佛性论争的两个相关论题(1)

    本愿力所留生身是欲界故。[28]  p. 43  窥基《成唯识论述》申述其意:  一切二乘,有学无学,欲界发心,定欲界后引生无漏,以愿力留身唯欲界故。……然成佛时,必要往自在宫成佛,就胜处故。故知受... 窥基力辩世亲说菩萨欲「令」决定种性声闻「发菩提心」,并非表示他以为决定种性声闻可以转趣大乘道:   其趣寂者,既无大乘姓,何得论其熟与不熟?应言趣寂由无大姓,根不熟故,佛不与。菩萨与,具理姓因,...

    廖明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3374056.html
  • 唯识学的特质

    特质   唯识教是诸菩萨为了开示众生,宣说真如实性,依名句文身而方便之教法,亦即经论。唯识总以六经十一论为所依而立宗。六经者:《成唯识论述》卷一云:“所谓《华严》、《深密》、《如来出现功德庄严》、《...成唯识论述》,窥基著;21、《吕澂佛学论著选集》,吕澄著;22、《八识演义》,妙灵著,上海佛学书局印行;23、《成唯识论计》,演培法师讲,莆田广化寺印行;24、《六祖坛经》,演培法师讲,上海佛学...

    常进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493681506.html
  • 中国佛教传统的现代转换及其意义二题

    的《成唯识论述》、《因明论疏》等,于中国已成绝学。杨文会将其刻印、流通,引起了许多居士学人的研究兴趣,而对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研习佛学,意义尤为重大。至于祗洹精舍及佛学研究会,则为现代中国佛教的振兴...佛化的伦理、政治、经济的新社会。这就是以极普遍、极广泛的人群为对象。依著大乘菩萨的精神的组织——佛教正信会岣。   太虚和尚的论述,正是把居士佛教列入了他倡导的人间佛教及其建设...

    李向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5524082384.html